貫徹落實職代會精神(二)
2022-01-17
黨委組織部/人力資源處
2021年,黨委組織部/人力資源處深入貫徹落實公司各項工作部署,大力推進三支人才隊伍建設和學巴登激勵政策,圓滿完成集團公司和公司勞產率年度任務指標,強化薪酬激勵,促進管理創新成果轉化,加強干部人才梯隊培養,對1164名申報等級認定人員開展認定,落實從嚴治黨要求,鞏固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等,為公司經營生產持續向好作出了積極貢獻。
2022年,將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集團“兩會”、公司職代會精神,理清路子、邁開步子,加快實施人才強企戰略,強化人才頂層設計,優化人才發展環境;
持續深化黨建工作與經營生產深度融合,強化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;
堅定不移深化轉型提效,不斷提升勞動效率,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;
發揮薪酬激勵保障作用,完善制度體系、崗位責任體系和風控體系建設,推進精益化管理;
大力弘揚創新精神,增強交賬能力,提升組織和人力資源專業管控能力、服務水平,做到守土有責、守土盡責,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人力資源支持。
計財處
計財處3名職工代表參加了公司職代會。會后,計財處第一時間通過召開會議、微信等形式向全處職工傳達了職代會精神。
回首一年,公司經營生產持續攀升,實現了“十四五”開門紅。這其中,凝結著全體計財職工的艱辛和付出。
2022年,計財處將以更高、更嚴的標準,做精各項工作,堅持問題導向,圍繞經營生產難點重點工作,主動協作,剛性考核,及時反饋,促進公司效益效率最大化。將“學巴鋼經驗·促指標提升”與2022年降本增效專項工作深度融合,打造管理創新亮點;最大限度降低稅費支出;深挖銀企合作潛力,在確保資金安全的情況下,繼續降低財務費用;按照集團投資規范要求,在補齊短板的基礎上,項目管理達到高質量運行目標。
生產技術處
生產技術處將堅持穩中求效、穩中求進總基調,以“高爐檢修”為重點、以“對標提升”為主線,以“能源雙控”為突破點,構建以生產指揮中心、技術中心、能源管控中心等統籌協調管理體系,借鑒“PDCA”工作機制,不斷推動公司生產技術運行質量再上新臺階。
一是以八高爐系列檢修為重點,推進生產組織水平再上新臺階。分階段協調好以八高爐檢修為中心的生產組織、能源平衡、供暖用蒸汽及綜合利用工作,確保生產與各工序檢修有序銜接。
二是以節能降耗為突破,助力能源管控能力達新水平。加強對標找差,著力改善高爐燃料比、焦化煤耗等重點能耗技經指標;持續深入開展降水耗及漏損治理工作,科學系統制定煤氣平衡,增加發電量,拓展節能降耗新途徑,逐步提高“綠電”使用比例。
三是以“對標提升”為主線,優化工藝質量管控,推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。以小指標體系為藍圖,以精益管理為切入點,組織開展專項課題攻關和技術創新,同時從產品制造、產品交付、客戶服務、工序重點四個方面做好質量提升,促進系統提質增效。
四是黨建與生產工作融合,著力提高工作效率。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成果,深化“四個一”活動,加強能源、物流、質量成本管控,著力營造風清氣正,人和氣順的工作環境,努力為職工創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。
設備處
2022年,設備處將堅持“穩字當頭、穩中求進”工作總基調,緊緊圍繞職代會精神,提高能力本領,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、能動性,發揮設備管理職能和服務職能,助力公司經營生產上臺階。
一是精心組織,高效完成八高爐系列檢修。結合八高爐現狀,做精做細檢修準備階段的組織方案和工程施工組織方案,反復推敲,繪制鐵、鋼、軋19個項目和動力5個項目的施工網絡計劃節點圖,明確各項目負責人、時間節點、安全保障措施,確保各項目之間銜接緊密;提前籌劃施工人員的組織、安全培訓、疫情防控等工作,實現投資、質量、安全、環保、組織等全面規范管理,確保檢修項目按期保質保量完成。
二是持續引深學巴鋼,提升設備管理水平。持續鞏固TPM管理已有成果,借助TPM“3”階段工作,通過日常設備點檢維護、微缺陷治理和兩源治理,鞏固設備穩順基礎。以設備“零故障”“零缺陷”為目標,重點抓設備點檢、潤滑、定修和設備、備件全壽命管理,保證設備的穩順運行??偨Y高爐4個月定修經驗,以轉爐延長定修周期為突破口,開展專項攻關,在軋鋼工序、焦化工序分步推廣。
環保處
公司職代會報告指出: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進展情況在中鋼協官網公示,為長流程鋼鐵企業全國第八家、山西省第二家,并享受到用電不加價的政策紅利……面對報告中“已經實現的指標不降低、已經達到的水平不后退、已經取得的成績不喪失”要求,環保處全體干部職工在總結成績的同時,也充分認識冬奧會、冬殘奧會、“兩會”召開期間等,限產政策及物流管控從嚴,外部環境對鋼企的約束收緊等嚴峻形勢。
2022年,環保處將持續高點追求,大力提升精細化、規范化管控水平,聚焦產污節點和環境風險點,科學研究、精準施策,以“強弱項、補短板”為主線,構建源頭嚴防、過程嚴管、后果嚴懲的制度體系,秉持節能減排理念,毫不動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,努力向績效A級目標發起沖刺,爭取更多差異化管控政策紅利,為經營生產持續上臺階、綠色發展創造條件。